请输入关键字
预约
参观
top
电影《五朵金花》中的民族美学(四)——白族扎染
时间:2025.05.01
电影《五朵金花》的自然风光、生活场景与人物服饰都展现了大理的秀美风光与白族人民的风俗风采。电影中的白族女性在盛大节日时喜戴“金花帽”,而在日常中多以头巾作为主要发饰,其中一位炼铁厂“金花”,便佩戴的是扎染头巾。

from clipboard
电影《五朵金花》截图  扎染头巾

自然质朴的色调之美。白族扎染是指以苍山生长的本土植物如蓼蓝、板蓝根、艾蒿等制成的靛蓝溶液作为染料,通过对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进行扎花、浸染等两道工序,从而使布料随着绞扎手法和染色技艺产生独特纹理,整块布料呈现蓝白交织的一种工艺。白族扎染以植物的靛蓝与布帛的原白形成宛如苍山洱海倒影般的纯净与深邃。

匠心独运的工艺之美。扎染的工序首先要对布料进行扎花,扎花的方法主要有夹扎法、结扎法、缝扎法和捆扎法,但是所有的扎花方法都是为了创造防染区域并加紧,防止染液浸入,不同的方法会有不同的效果呈现,工匠精准控制精准的同时,还可以保留染料液体流动的随机性,是“人工”与“天趣”的平衡。

from clipboard
寓意深厚的图案象征。扎染制品丰富多样,从服饰到实用布料如床单、桌布、围巾、枕巾、手帕、门帘、窗帘、沙发巾、挎包、坐垫等,用途不同,所扎花的图案也纷繁多彩。常见自然与信仰如:蝴蝶纹、梅花纹、几何纹等将自然物象抽象化,承载祈福避祸的吉祥寓意的符号。甚至有了风景自然画卷与民族历史密码,图案记录白族的神话传说或起源故事等。

白族扎染的美学,是山野草木与白族工匠指尖的对话,是理性工艺与感性自然的交融。它超越了单纯的视觉装饰,成为一种“有生命的布艺”,在机械复制的时代里,守护着手工的温度与文化的灵性。正如白族民谚所言:“一针一线扎岁月,一蓝一白染春秋”——这正是其美学最诗意的注脚。



参考文献
[1]金少萍.白族扎染工艺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5):51-54.
[2]钟义娜.探析大理白族扎染技艺[D].云南艺术学院,2010.
作者:徐锦妍
馆藏照片摄于云南省民族文化宫
电影截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