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五朵金花》深刻体现中国传统民族美学的多个维度,镜头拍摄展现了大理白族各样的场景符号,其中人物与白族木雕隔扇门的光影结合,烘托镜头氛围的同时,将白族带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特色的木雕隔扇艺术展现给了观影大众。
电影《五朵金花》截图 木雕格子门
隔扇门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构件之一,安装于建筑的金柱或檐柱间带格心的门,也称“格扇门”。作为古代建筑最常用的门扇形式,唐代这种门已经出现,宋代以后大量采用,宋代称之为“格子门”,一般用于民间的装修。整排使用,通常为四扇、六扇和八扇,民居一般使用六扇。隔扇主要由上段绦环板、中段格心、下段裙板这三部分组成。白族典型的隔扇门一般有三块绦环板、一块格心、一块裙板。
云南民族博物馆馆藏 木雕隔扇门
白族木雕隔扇门一般选用本地的优质木材,木质细腻且耐腐。而作为白族隔扇门最出彩的部分便是其木雕技艺。整排的隔扇门中,每一扇的绦环板雕刻图案左右统一,上下会用不同的图案,多为几何或是花鸟草图案。
一组隔扇门最重要的便是格心的雕刻,根据主人的审美与财富,格心从朴素的镂空雕花,到华丽精致的“透漏雕刻”,透漏雕可雕出三四层,技艺高超者甚至可雕五层,每层图案不同但相互衬托。如用四层雕法,先从正面开始雕,第一层雕人物,第二层雕云霞飞鸟,第三层雕葡萄图案,第四层斜雕图案。整体造型形成花后有叶、石后有枝、枝中藏鸟、层层深入、繁冗重叠的立体化图案。格心图案每扇各不相同,主题却基本一致,往往采用有美好寓意的瑞兽与人物作为中心主题,也喜用梅兰竹菊、山茶等高洁典雅的花草。
裙板以浮雕为主,雕刻的图案也与格心一样受主人审美及财富主导,有朴素的几何浮雕图案,也有与格心保持主题一致的花鸟瑞兽作为中心浮雕再以几何符号作为边缘装饰的华丽雕刻图案。
隔扇门的形式上下主题统一,疏密对比、轻盈与厚重相结合,达成完美的视觉平衡,镂空的部分引入光线后还赋予了静态雕刻动态美感;雕刻的技艺高超、立体活现;雕刻的主题符号也结合自然意象与寓言典故,方方面面都体现着白族木雕隔扇门是技术理性与诗意思维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孙丹婷.大理白族建筑木雕装饰技艺精神[D].昆明理工大学,2005.
[2]刘茜.白族建筑门窗装饰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
作者:徐锦妍
馆藏照片摄于云南民族文化宫
电影截图来源网络